“不错,陛下欲兴海事,满朝上下却找不到一个真正能担事的海政大臣。”
“如何才算是能担事的海政大臣?”
“大船从天下四海归来时,运来大量金银、铜铁、木材、矿石,还有占城稻,以及更多更多东西。过去,市舶之利能支撑赵宋国用,而陛下的大业需要的更多。但,三年前才平江南时,陛下便从广州市舶司派遣了一支船队出海去寻找一些作物,至今却无半点消息,或是已沉没了。弯路走了很多,进展却很慢……”
廖莹中道:“而商贾之事多言利,士大夫讳谈。朝堂上怕是没有哪位重臣能做到,或是反对此事,或是不通海事。陛下需要一个擅争利、通海务,且手腕通天的重臣。”
“原本蒲寿庚会是一个不错的人选,但其人毫无为国谋事之心。”严云云道:“苏刘义久在军中,整顿地方可以。”
“严相公一直为陛下打点钱谷,或可胜任?”
“没别的人选了,但我是蜀人,不懂海政。”
廖莹中似想到了什么,微微张了张嘴,最后却没说话。
严云云却见到了他的眼神,想了想,忽然略有所悟。
~~
长安城外,樊川。
此地在数百年前是长安城南胜景,有“小江南”之称,杜甫、杜牧都曾在此长住。杜甫号樊川野老,杜牧号樊川居士,更有《樊川集》,可见此地风景颇受文人雅客喜爱。
廖莹中随天子到长安之后,不习惯关中风土,唯独喜欢樊川这个小江南,将此处一座宅院作为居所。
但此地离城池路远,出入不便也是真的。廖莹中每日在碑院整理书籍字画到深夜,来不及往返,于是又在长安城中赁了一间小居所。
樊川廖宅中便只剩下一些仆役与几个教导廖家子弟读书的先生。
廖莹中少与人有所交际,因此这宅院常年大门紧闭,无人来往。
这日,却有人扣响了门环。
“笃笃笃……笃笃笃……”
宅院中很久都无人应答,但那门环始终在响着。
似乎是院中有人终于被扣门之人的耐心击败了,才“吱呀”一声,有仆役开了小门,探头出来。
“敢问找谁?”
“贾似道在吗?”
“小人听不懂。”
那仆役正要关门,却已有人抵住了门板。
严云云迈步进宅院,却是回头止住了随员,道:“我独自进去。”
她官气十足,扫视了一眼院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仆役,信步便往后院去。
不得不说,这是她在长安见过的最具江南风光的园林。
一路走到后苑,隐隐便听到了一些细碎声音。
“她过来了。”
“不必了……”
严云云绕过假山,只见一名男子在池畔边钓鱼。
有个仆役则手足无措地站在那,一见有人来,连忙跑开。
当严云云走近,那男子却连头也不回,道:“何必来自讨没趣?”
“你竟然真敢躲在这里。”
“江南欲杀我的人多,反而是长安无人在意我。当然,我没想躲,否则你找不到。”
严云云目光看向一边的小案几,拿起上面摆着的酒壶闻了闻,道:“想必也是,你只有在廖莹中身边,既安全又有的享受。”
贾似道回过头来,微微一笑,道:“李瑕并不想杀我,否则早便找到我了……”
“啪!”
一声响,严云云已一巴掌抽在他脸上。
微笑的表情还未褪去,贾似道已僵住。
“敢呼天子名讳。”
贾似道手里还持着鱼竿,坐在那显得十分尴尬。
最后,他竟是洒脱大笑起来,化解了这尴尬的处境。
“哈哈,他自己都不在乎,你却为此发怒,可笑。我便当这一巴掌是还当年欺辱你的债。”
一张图纸被摊在贾似道面前。
严云云问道:“可看得出来有何不对?”
贾似道微微眯眼,道:“太多不对了。如象犀、珠玉、香药等贵重之物要由榷易院抽解先供皇室,每年都是差不多时候,而你看这张海图上标注的风向,再算上往返一百八十日的时间……错的。”
“还有呢?”
“这是从泉州出发的海图?蒲寿庚的?那白番素来狡黠,岂肯将这样的秘辛交出来?还是这般错漏百出的。你们抄了蒲家?呵,泉州市舶司一年二百万缗的税收,你们也敢轻易动,不怕收不了场吗?派谁去的?”
一系列的反问,贾似道显然是故意要显能耐。仅凭一张海图,他竟已将事情猜了个大差不差。
这种天赋的聪明,让严云云有些嫉妒。因她没有这种天才,很多事都是慢慢学到的。
“苏刘义。”
“还算会用人。但苏刘义太正人君子了,杀蒲寿庚可以,却代替不了他。”
“谁可以?”
贾似道冷笑一声,道:“满朝都是讳言利、而逐利者,谁能取代蒲寿庚这种唯利是图的番商?你们杀鸡取卵,现在后悔晚了。”
“谁告诉你朝廷后悔了?”严云云道:“蒲寿庚罪大恶极,杀之毫不可惜。”
贾似道转过头继续钓鱼,淡淡道:“我曾平章军国事,位同周公。似我这般只手遮天的人物,能看上你们的官职吗?请回吧。”
“我能杀你。”严云云道:“康妃身体不适,陛下带她到骊山行宫调养了。我派人来杀你,廖莹中不敢声张,那就没人会知道。”
贾似道身子一僵,“呵”地笑了一声。
“我给你出个主意吧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